2009年1月5日,成都成華區法院,古魁在庭外展示當年相關文件。
5月15日,“古魁告官”案官司打了6年,從區級法院一路打到省高院。
  “6年前,成都成華區政府借10萬請被拆遷戶狀告自己,如今6年過去了,官司還在打。5月15日,該案在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開庭。與一、二審不同的是,原告古魁將原來索賠的2.5億元變更成了18.5億元。該案未當庭宣判。
  6年前,古魁是成都頂著多個高端身份的大老闆。因自己的汽配城被拆遷不滿徵地補償,古魁反覆“糾纏”成華區政府。最終,成華區政府借給古魁10萬元律師費,同時讓法院免除了其上百萬的訴訟費,讓古魁將區政府告上法庭。一時間,這場特殊的起訴備受各界關註。多位法律專家分析認為,這起案件體現了法制的進步,政府把矛盾交給法院裁定是明智的選擇。
  A庭審現場

  索賠2.5億漲到18.5億元

  “按2014市場價格”
  5月15日上午8點50分左右,省高院的第十三法庭內,審判法官早早來到庭上佈置法庭。古魁和其代理律師張興奎先後在“再審申請人”、“代理人”位置上落座。“你們的身份證複印件要向法庭提交一份。”審判法官提醒兩人。就在這時,書記員推著小推車進入法庭,上面放著數十份卷宗。“庭前工作准備好,我們9點準時開庭。”交代完畢後,審判法官轉身進入休息室。很快,已換上法袍的他和另外兩名法官步入法庭。
  9點整,該案正式開庭審理,整個庭審進行3個多小時。記者註意到,成華區政府、成華區國土資源局、成華區土地統一徵用開發辦公室的相關工作人員並未出庭,交由其律師代理。在法庭調查階段,古魁曆數往事,“我們是成華區政府招商引資進去的,當初趕工時,工人幾天沒有合眼。”己方律師庭審辯論時,古魁在一旁偷偷抹淚。
  受到古魁感染,張興奎在做辯論時情緒頗為激動,一度也掏出紙巾抹淚。“這個官司已經打了6年了,我作為司法援助,可以說沒收一分錢。”張興奎說,“當初古魁甚至要走上極端,是我在法律援助時勸他要走司法途徑解決”。
  此前兩次訴訟均被駁回
  繼成華法院2010年一審判決駁回古魁要求補償2.47億元等訴訟請求後,去年,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維持原判。判決生效後,古魁即向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經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審查後,四川高院認為,成都市將軍汽配商城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符合相關規定。最終裁定本案由四川省高院提審;再審期間,中止原判決的執行。
  在審理前,古魁向四川高院提交了一份《變更訴訟請求申請書》。其中明確寫道:“根據本案的事實,被告拆除原告成都市將軍汽配城一樓營業鋪面31000平米,二樓和二樓以上的營業房20000平米。結合2014年3-4月市場調查價格,根據2011年1月21日國務院第590號令公佈《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條例》的相關規定,將原訴標的2.5億元人民幣變更為18.5億元人民幣,因強拆所造成的各種損失和精神損失費另行起訴。”
  B雙方激辯

  國有土地還是農村集體土地?
  古魁:土地手續當時正在辦理區政府:文件下發後才能改變土地性質
  這場進行了6年,從區級法院一路打到省高院的官司,其關鍵分歧是在對古魁的汽配商城的補償金額上。成華區政府認為汽配城是違法建築,考慮到實際情況,古魁得到的補償是按照每平方米200元左右計算。這和古魁訴求的要求補償的2.47億元相差巨大。
  事實上,雙方數字的巨大差距,和雙方對汽配城拆遷時所屬的土地性質有直接關係。法庭也因此將“案涉房屋拆遷時是國有土地還是農村集體土地”歸納為庭審焦點之一。
  對此,古魁認為,建汽配城,是應政府招商引資而來,有政府相關批文。政府曾許諾“先上車、後補票”,之後,他先上車了,但是,國土資源部的批覆下來了以後,他卻沒有買到票。
  “國有土地批准手續正在辦理當中。”正是因為相信了這種說法,他才放心到處籌錢投資。在法庭上,張興奎還舉證證明,從2003年9月國土資源部正式作出土地徵用批准文件起,這塊地就已經是國有土地了。2006年拆遷汽配城,應該按照國有土地上房屋補償。
  相反,成華區政府的辯護律師則認為,國土資源部的批准文件下發後,還要等到土地徵用工作完成後,才能改變土地性質。加上汽配城並未獲得土地使用權,就應屬於非法用地的違法建築。
  法學專家旁聽:案件體現法制進步
  此次庭審吸引了30人左右到庭旁聽,其中包括省委黨校法學部教授吳濤、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在內的多位法院專家。其中一位法學專家說,法院總結的庭審焦點很到位,只要釐清了焦點,此案並不複雜。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起案件體現了法制的進步,說明老百姓遇到問題找得到解決的途徑。而政府出錢支持古魁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此事的方式也很高明,“這是雙方都能夠接受的解決方式”。
  C庭審背後

  曾經風光無限如今躲債不敢接電話
  在被拆遷之前,古魁是成都市將軍汽配商城的總經理。古魁稱,將軍汽配商城當時是成華區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
  除了老總的身份,風光之時,古魁還曾擔任省工商聯汽車汽配行業協會副會長、成華區工商聯汽車汽配行業協會會長。在這些身份的光芒下,他在政府的很多場合中,都是座上賓。
  2006年那次拆遷,讓古魁的命運發生了重大轉折。當時建汽配商城,大概有兩千多萬是找朋友融資,“有些朋友為了借錢給我,把自己房子都拿去做了抵押。”古魁說,到現在都沒臉見他們,自然,這次開庭,他的債主們也不知情。“說句丟人的話,原來我是個大老闆,現在四處躲債,房子都是租的。”古魁說。
  實際上,一家人的窘迫局面,古魁的兒子古劍波更有體會。“沒有任何收入,一家人都被這個事拖垮了。”古劍波說,之前有親人勸父親“算了”,但面對近1千多萬的債務,後來又借了高利貸,家人現在都支持他通過法律途徑解決這事。
  5月15日下午3點過,記者試圖通過電話與古魁取得聯繫,但去電多次,他都不接聽。後來,古劍波告訴記者,因為四面八方的追債,他現在不敢接陌生電話。
  華西都市報記者吳柳鋒攝影劉陳平新聞回放政府出錢請人告自己
  2008年,一場拆遷補償糾紛引出罕見的“民告官”,成都市原將軍汽配商城被拆除後,公司董事長古魁認為政府補償他的數額差距過大。為討要賠償,兩年來,古魁利用各種極端方式不斷“襲擾”政府。
  最後,不堪困擾的成華區政府作出一個在司法界罕有的舉措:借給古魁10萬元律師費,同時讓法院免除了其上百萬的訴訟費,讓古魁將區政府告上法庭。本報曾連續報道了此案進展。
(編輯:SN08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v48mviy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