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習近平會見美國國防部長  來源:CCTV新聞
  中新網4月10日電 美國《僑報》9日社論文章稱,體內至今留著一塊越戰彈片,並一向對使用武力持謹慎態度的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近日卻在日本放了讓中國難以接受的硬話。中方對此公開表達不滿的同時,卻又讓哈格爾成為首位參觀中國首艘航母的外國政要,以軍事透明的方式歡迎美國客人的來訪。文章指,儘管硬話不少,但兩軍戰略大框架上卻又都謹慎行事,始終謀求增強互信並達成合作。
  文章摘編如下:
  常萬全在記者會上評價亞太地區這一中美對抗前沿時稱,中美兩國在亞太的共同利益遠遠大於分歧,這成為中國軍方在展露出十足的強硬後,對兩國地緣關係的一個引人註目的概括。
  哈格爾固然不無意外的一再強調對日菲等盟國的義務,但毫無疑問,日菲的利益與美國的利益絕非完全一致。哈格爾會在公開場合說出“中美兩國是朋友,是競爭者,但肯定不是敵人”的表態,但對於日菲就絕對不會做類似表達。從這個角度講,美國是在同時經營著兩組平衡關係:遏制中國同時又與中國在戰略上相安無事,庇護日菲等盟國卻又始終管著他們防止其冒動搞事,破壞中美戰略默契。
  中美兩國直接的交流尤其是軍事交流,成為必不可少的內容。缺少了這種直接交流,雙方無法以更直接的信息來把握對方意圖。
  雙方正在磋商建立重大軍事行動相互通報機制和公海海域海空軍事安全行為準則兩個互信機制。目的恰恰是減少誤判,保證雙方共同承擔亞太和平責任。
  如果說上述兩大機制尚在磋商階段,此次哈格爾登上中國航母“遼寧艦”則成為頗具戰略意義的一次兩軍交流內容。儘管“遼寧艦”尚未形成實質戰鬥力,但讓美國核心軍事政要登上中國未來海權伸張核心力量領域來參觀,其標志著中方願在軍事領域提高透明度,讓美方更多瞭解中國軍隊。此中未必包含太多戰術意義,但中方展現的交流誠意毫無疑問有利於上述和平責任的鞏固。
  中美兩國元首已同意建立“不衝突不對抗、互相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兩軍的互通毫無疑問是基礎。從這次哈格爾訪問來看,儘管硬話不少,但兩軍毫無疑問是在朝著兩國元首設定的目標前進。  (原標題:美媒:中美兩軍各放硬話 但戰略大框架不會破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v48mviy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