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台腳(男女老少大事小事)
  “很多小學搞什麼校訊通,把作業佈置到家長手機里,事事要求家長協助。”前日,評論員@彭曉芸微博吐槽,校訊通使家長成了拔高教學業績、增加課業難度的打工仔,並擔心學校這樣做,老師和學生之間無法建立信任。一帖激起大討論,網友們紛紛吐槽校訊通。
  不少家長都表示深受校訊通所害。@詹涓june:已經不勝其擾,老師甚至要求我幫不到3歲的女兒複習英文。@斯堪的納維亞的雪:我姐的孩子都五年級了,老師佈置作業從來不認真聽,因為校訊通都把作業發到家長手機上,孩子從小就有依賴心理。@三角形的石頭形容學校這是“學生領進門,修行在家長”。
  @彭曉芸回憶起自己的應試教育之路,“作業從來都是在獨立能完成的難度以內,家長不檢查,不參與。家長給孩子的,更多是課外訊息。”作家@方柏林也認為,家長應該多參與非正規教育,比如安排家務,帶著孩子鍛煉,教育孩子待人接物等等,“一些學校教的東西家長額外再教孩子會被耗疲掉。”
  “校訊通的存在,繁榮了社會教育機構。”@王紅亮-長樂未央如此認為。媒體人@阿登報料:一家主營校訊通的“壟斷”企業要上市了,其產業模式遭到業界反省。
  不過,上述觀點也引來PK者。@陌妞認為,校訊通的流行家長也有責任,“主要是很多家長也樂意這樣,他們覺得踏實,這也是他們監督孩子為孩子付出的一種方式。”@藍色海-海豚:你以為每天用校訊通發作業是很容易的事啊?能堅持下來的老師就是負責任的老師啦。你的孩子如果自覺性高,那就不用看手機短信,但現在的孩子很多來學校就是打醬油的,家裡還不好好管管的話,學習肯定差。@陳嫣婧也替學校喊冤,“學生考得差了,家長會到學校鬧,說不知道學校怎麼佈置了作業無法及時跟進,甚至認為被學校剝奪了知情權。”@宋萬榮認為,校訊通為那些無暇顧及孩子的家長打開了一扇瞭解孩子在校生活的窗。
  家長們對校訊通的抱怨,@宋節操認為,這是家長和老師矛盾的體現,“家長總覺得在給老師賠笑臉,老師總抱怨家長不配合,我覺得是時候思考,家長和老師該如何合作。”@木桑道人則建議,校訊通應該往孩子進出學校的記錄上努力,及時通報家長,特別是青春期的中學生尤為必要。  (原標題:校訊通:你這麼煩人,你父母知道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v48mviy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